5月23日下午,应科研处邀请,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刘晓欢教授来校开展《科研与职业院校发展》的讲座。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她从科研意识、科研思路、科研方法三个方面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报告。副校长周登超主持了讲座,各二级学院的院领导,中级职称的教师、辅导员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刘晓欢教授首先回答了“高职为什么要搞科研”这一认识层面的问题。她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高职教师职业发展三个层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她殷切叮咛高职教师应当重视学术力的提升,即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绕科研工作定位,刘晓欢教授指出高职科研工作应当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体,以技术应用研究为重点。围绕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将“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化、研究理论化、理论应用化”的指导思想,并指出根植于教育实践的研究最富有生命力。针对许多教师困惑的“研究什么”的问题,刘晓欢教授指出要研究与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相关的问题,要“有感而发”,“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围绕技术应用研究,指出这是由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属性决定的,高职教师应当关注技术、产品、产业、职业的发展,重视“产学研”合作项目。
围绕科研方法,刘晓欢教授对确定研究内容、实施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研究过程的每个节点都进行了贴切的指导。同时特别针对现在教师为评职称热衷于发论文的现象,指出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有创见的论文,不要制造“学术垃圾”。同时特别提醒教师要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不端行为。
讲座中,刘晓欢教授还具体介绍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做法及成果,特别介绍了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流程。针对目前高职科研工作普遍薄弱问题,刘晓欢教授提出要加强科研平台与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加强科研能力培训,启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科研骨干力量等宝贵的建议。
最后,刘晓欢教授与部分教师进行了现场的互动交流,针对教师在开展科研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教师们对这次讲座反响热烈,认为既有思想的高度,帮助解决了许多认识上的模糊问题,同时又有具体科研方法的有效指导,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