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网址:http://edu.cnhubei.com/2008-05/12/cms618835article.shtml
荆楚网消息(记者黄培 通讯员王 飞 朱汉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5月7日晚,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000余名师生与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李敬一教授一起共同畅谈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
李教授向该校学生讲解了曹操的身平事迹,从阵压农民起义的名声鹊起到治国治军治家的大丞相,曹操先后扫平了吕布、袁绍、袁术、韩遂等军阀割据集团,统一了黄河、淮河流域广大地区,结束了北方混战局面。他的以法治国、以严治军、惟才是举的思想取得了很大成功;屯田制度的经济政策和“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思想也很值得后人借鉴。
曹操存于现世的诗共有二十多首,多以乐府古题来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生活和人间疾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他的诗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形成了“建安风骨”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慷慨悲歌的独特风格。
李教授在“讲坛”中对古今以来人们对曹操品行的误解也作出了深刻的讲解。首先从人们对曹操品行产生误导的三大事件中逐个分析了曹操的性格和为人处事。他讲到,在历来的野史外传记载中,曹操一向负有“白脸奸臣”、“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罪名,而在正史的记载中,曹操并非是人们在《三国演义》等书中看到的那样狡诈奸滑。在当时的社会,曹操作为一名丞相,在“马踏青苗”事件中,割发代首已经成为了一种壮举,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举动。
最后,李教授还澄清了人们对曹操与才女蔡文姬不清关系的误解,阐明了外传野史的情节故事都是子虚乌有的说法,不可信。
“曹操是‘豪迈纵横,笼罩一世’的文化名人,要了解曹操,必须读其原作”李敬一教授总结道。